4月27日,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絡平臺建設在北京正式啟動。這是社會力量參與“互聯(lián)網+兒童安全”公益行動,面向全國兒童攝影機構,運用高科技手段,借助互聯(lián)網工具,推動中國兒童防丟防拐、丟失查找以及受傷害兒童心理康復建設在兒童攝影行業(yè)的探索實踐。
圖為人民日報社原副社長何崇云(右二)、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右一)、新華網公益文化部主任高向梅(右三)、找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鼎映(左三)、愛心企業(yè)家陳斌(左一)、中科虹霸總裁助理姜守磊(左二)共同啟動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絡平臺建設
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絡平臺**將虹膜識別技術應用于兒童安全領域。與當下流行的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相比,虹膜識別在準確性、穩(wěn)定性、活體檢測性等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
圖為找寶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王世平介紹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絡平臺情況
“給孩子錄入了虹膜,就相當于給孩子添加了一道‘保護鎖’。”找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世平說,兒童虹膜數(shù)據庫建立后,將陸續(xù)向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門的派出所、幼兒園、小學、救助站以及醫(yī)院、衛(wèi)生防疫站等單位開放數(shù)據比對端口。“街頭碰到乞討的孩子,或遇到疑似被拐兒童時,警察只需用便攜式虹膜設備掃一下孩子的虹膜,一秒鐘就能判斷孩子是否是失蹤兒童。”
圖為 中國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左一)、找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鼎映(右一)為公益形象大使蔣小涵頒發(fā)聘書
為方便群眾就近、便捷錄入虹膜信息,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絡平臺將與全國各縣市區(qū)的兒童影樓合作,授權其在當?shù)卦O立屬地工作站,為當?shù)?至12周歲的兒童錄入虹膜。2019年前,平臺計劃在全國建設2000家以上的屬地工作站,確保平臺在全國廣泛覆蓋、普惠群眾。
平臺手機客戶端、兒童安全主題APP“為小寶”已上線使用。家長下載注冊“為小寶”后,系統(tǒng)將會自動生成一個兒童**身份條碼,憑此條碼前往附近的平臺屬地工作站(兒童影樓),花幾分鐘時間,即可錄入孩子虹膜,給寶寶一生的安全保障。“為小寶”APP兒童安全專區(qū)長期收錄失蹤兒童信息,向全國所有“為小寶”用戶定向推送,織就一張由家長、志愿者、網友共同組成的“搜尋網”。APP中還設有兒童成長專題、兒童防拐測評、育兒交流等板塊,推送大量科學專業(yè)的兒童安全知識,提升家長對兒童安全的認識,為孩子教育提供指導交流。
圖為 “互聯(lián)網+兒童安全“公益行動暨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絡平臺建設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場
王世平告訴記者,目前,平臺所采用的虹膜錄入軟件已通過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中心的檢測認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信息技術與網絡安全學院為平臺錄入的兒童虹膜數(shù)據提供安全保障。
圖為中國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講話
中國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主任李國強出席啟動儀式。他說,依托互聯(lián)網和新科技,探索創(chuàng)建兒童身心安全保護平臺,符合“互聯(lián)網+”國家戰(zhàn)略,歡迎更多的兒童工作機構、福利機構、保護組織加入到平臺創(chuàng)建中來。中國關工委公益文化中心還將組織專家、媒體深入社區(qū)、農村、學校、幼兒園,開展未成年人法律法規(guī)講座和現(xiàn)代兒童保護體系宣講活動,為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安全成長作出貢獻。
背景材料
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huán)部分,包含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條紋、隱窩等細節(jié)特征。人在娘胎發(fā)育8個月后,虹膜發(fā)育即已形成,終生不變。
虹膜識別技術通過提取對比200多個量化信息點進行精確的個人身份認證。其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與之相比,指紋識別的誤識率為0.8%,人臉識別為2%,DNA為0.0001%。虹膜識別是國際上公認***、*安全的生物識別技術。
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兒童的指紋要到14周歲左右才能完全定型,達到終身不變的程度。研究也發(fā)現(xiàn),小于3歲的兒童很難采集到比較清晰的指紋。而虹膜發(fā)育在胎兒發(fā)育8個月后,即已形成,終生不變。
“中國兒童虹膜防丟網絡平臺”采用中科院院士譚鐵牛自主研發(fā)的虹膜生物識別技術。從1995年到2016年,該技術已有60余項發(fā)明專利,屬于前沿技術,具有國際**地位。2015年起,已經在國家航空航天、公安反恐、公共安全等領域有了專門的應用案例。
找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我國**的虹膜技術應用型企業(yè),擁有中科院虹膜專利技術在兒童安全領域的**使用權。公司秉承“兒童安全健康快樂成長”的理念,不斷把高新科學技術應到兒童安全領域,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社會各界關心兒童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