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數碼相機像素數的飛速提高,人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如果哪一年數碼相機的像素數沒有翻番,反倒讓人覺得有些不正常。從早期的35萬像素、80萬像素到曾經流行的200萬像素,再到最近出現(xiàn)的600萬像素,數碼相機的像素數增長從來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很多廠商也把競爭的目標盯在像素上面,這就使得眾多消費者在選擇數碼相機的時候僅僅看重像素數這個指標。那么像素數的多寡是否可以直觀地反映出一臺數碼相機的優(yōu)劣呢?
像素:單項攀高沒出路
像素固然是一臺數碼相機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如果僅僅依靠像素數來評價一臺數碼相機,這肯定是不科學的。大家通常說的像素數是指CCD上感光元件的個數,然而,并不是感光元件越多,成像效果越好。影響成像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單個像素的尺寸對成像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單個像素尺寸越大,對光線就越敏感,產生的信號噪音就越小,對高光和陰影部分的再現(xiàn)更優(yōu)異,對比度也更高。如佳能PowerShot G2和EOS 1D就是很好的對比。這兩款相機的像素分別是400萬和415萬,如果僅僅從數值上看,成像效果似乎應該差不多。然而,由于PowerShot G2使用的是1/1.8英寸的CCD,每個像素的尺寸僅有3.125平方微米;而EOS 1D使用的是面積達到28.7mm×19.1mm的大型CCD,單個像素面積達到11.5平方微米,所以PowerShot G2能夠達到的最高等效感光度為ISO400,而EOS 1D能夠達到的最高等效感光度高達ISO1600。
不僅僅是CCD對圖像質量起作用,機內處理能力對最終得到的圖像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眾所周知,通過CCD獲得的數據必須經過處理并組合,才能生成最終的RGB文件,所以機內的圖像處理引擎就顯得格外重要。并且,由于數碼相機的感光方式與傳統(tǒng)相機存在著本質上的差別,所以需要通過某種方式來減少色彩誤差。大多數相機僅僅是通過光學的低通濾鏡來減少色彩誤差,但是這樣做的后果是對圖像的解析度造成了非常明顯的破壞。佳能設計了特殊的計算方法,通過加入數碼處理,使圖像引擎在圖像處理中大大減少了色彩誤差,并且有效利用了CCD對色彩的真實表現(xiàn)力,使圖像達到極高的解析度和色彩表現(xiàn)。通過光學和數碼組合處理,降低了對低通濾鏡的依賴,可以實現(xiàn)自然銳利的圖像表現(xiàn)。這就更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像素數的多寡不能代表成像效果的優(yōu)劣,只有結合機內處理能力等多方面,才能夠正確評價一臺數碼相機的性能。
相機:綜合指標真功夫
普通用戶用數碼相機拍攝的圖像,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種“流向”:上網、存儲為電子像冊和打印輸出。對于前兩種需求而言,用戶主要從顯示器屏幕上欣賞圖像,分辨率通常在XGA(1024×768)以內。打印輸出對圖像精度的要求相對較高,人們也習慣于用打印出的數碼照片和傳統(tǒng)照片比較質量的高下。
目前在辦公室及家庭使用的主流照片級數碼影象輸出設備包括彩色噴墨打印機和便攜式熱升華打印機等,它們的真實彩色分辨率設定在300dpi。如果按照這種分辨率計算,130萬像素數碼相機拍攝的圖像可以輸出3×5英寸的照片,200萬像素可以輸出4×6英寸的照片,334萬像素更是足以打印出5×7英寸的精美照片。因此不難看出,對于日常的拍攝需求,200萬、甚至1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就足以應付了。在選擇數碼相機的時候要綜合考慮相機的性能。主要需要考慮的有鏡頭、對焦模式、曝光模式以及快門延遲等。一般的家用數碼相機有3倍變焦就可以滿足,而專業(yè)數碼相機對鏡頭的要求可能就會嚴格一些,需要兼容某一系列已有的鏡頭才能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并且,由于CCD面積小于傳統(tǒng)的膠片,所以配合其他鏡頭使用的時候,鏡頭的實際焦距要比標稱焦距大,會給拍攝廣角帶來不便,因此,CCD面積比較接近傳統(tǒng)膠片面積的相機無疑會成為專業(yè)攝影師們的最佳選擇。
至于對焦和曝光,現(xiàn)在很多廠商已經把以往高端產品的一些特性移植到面向普及市場的主流機型中。一臺具有快門優(yōu)先、光圈優(yōu)先、全自動曝光模式的數碼相機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一般應用,而專業(yè)數碼相機一定要具備手動對焦及曝光。同時,由于數碼相機本身的特性,造成數碼相機的快門延遲比傳統(tǒng)膠片相機嚴重。如果需要經常抓拍,快門延遲也要考慮。目前最快的數碼相機快門是應用在佳能EOS 1D上的,延遲只有55毫秒,與佳能EOS 1V相同?,F(xiàn)在數碼相機的發(fā)展趨勢明顯地從單純像素數的增長變成了全面性能的競爭和產品類別的細化。今后,像素數將只是區(qū)隔用戶層次的簡單指標,而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一款功能適用的數碼相機,將會是更多消費者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