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照相,像是一種鄭重的儀式。
人們想要通過照相,花費三五天的等待,去抓住那留不住的時間,留住那終將逝去的永恒,紀(jì)念漫漫長河里的片羽吉光。
“這樣的照片,就算過了一百年,只要家庭還在,它就會在。盡管可能不是那么普遍了,因為它太慢,現(xiàn)代社會家庭從大家族變成簡單的三四口,家族式的親情紐帶變的稀薄,但這是親情的象征。”
良岑拿出一張一百多年前的全家福合照,延續(xù)這種帶有儀式感的照相,做一件有溫度的事,成為他開設(shè)照相館的初衷。
不得不承認(rèn),這個來自西北的漢子,縱然聲稱杭州太軟綿,但他與這座城市有著一樣細(xì)膩溫柔的心跳。
良岑把銀鹽視為自己的孩子。
從店鋪的設(shè)計裝修開始,到開張重啟,擦拭杯子,沖泡咖啡,修剪店里的植物,給客人端茶送水,所有一切的瑣屑,他堅持親力親為。
在他看來,經(jīng)營一家咖啡館,必須要面面俱到。
身為一個店主,不能依賴別人,必須親自去發(fā)現(xiàn)店里的每一處痕跡,在每一個瑣碎的細(xì)節(jié)里,與店里的每一張桌椅,每一個杯子,每一粒咖啡豆產(chǎn)生聯(lián)系。
這樣,才是一座有著人的體溫的咖啡館,帶著良岑自己的印記。
盡管這股作風(fēng)聽起來是那么的老派,但銀鹽安靜簡單的味道,在周圍的嘈雜里,顯得是那么彌足珍貴。
不虛張聲勢,不急于求成,推開浮躁,慢慢沉淀出一個令人回味的港灣。
銀鹽希望能夠用冷靜和溫和的方式,觸及每個認(rèn)真生活的人。
滲透著更多的情感和溫度,不辜負(fù)每一位客人,不辜負(fù)每一份初心,不辜負(fù)每一刻美好,是銀鹽,也是良岑。
畢竟,現(xiàn)在有哪位老板愿意像一位手藝人那樣,慢慢雕琢?xí)r光,開一家只有兩個房間大小的咖啡館,還拍著過時了的膠片和沒人氣的全家福。
畢竟,總有人唱:“是誰來自山川湖海,卻囿于晝夜廚房與愛”。
良岑一度離開過杭州。
在從美院畢業(yè)的時候,回到老家。
一日三餐,庸碌尋常,父母膝下,只盼安家,日子一眼望到頭。
為了離開一成不變的生活,良岑關(guān)掉了影樓和公司,卷了一筆錢出去流浪。
那一年他走遍中國,周游東南亞。盡管一直在路上,他還是沒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他又回到杭州。這次,一呆就是七年。
時間好像會倒流,又或者生活是個循環(huán),他又開始了平靜安穩(wěn)的小店店主生活。
太陽底下無新事。
但是他到底還有些小小的情懷,愿意為了這點念舊的老事物花費心思,愿意在匆匆行走的人流中抬頭回看,并且告訴周圍那些跟他一樣的人:噓,我們走得慢一些。
采訪過后,他還擔(dān)心自己沒什么特點很難寫。但是光看這張棱角分明的臉——他的眼神透露出這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盡管與外面的世界有時會格格不入,就像這家叫銀鹽的店,反而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