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天評:數(shù)千萬像素是否用得著,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把照片放大到10英寸,掛在家里,1200萬像素和3600萬像素是沒區(qū)別的。但如果畫面需要裁剪,重新構(gòu)圖,那顯然像素高更方便。
佳能5D MARKIII:說是新作更像續(xù)集
也許是5D Mark II太成功,不知該改進些什么了,佳能就把現(xiàn)有的技術篩選了一下,對5D Mark II進行了某些技術升級,于是就有了佳能EOS 5D Mark III。這一點上佳能在“忽悠”消費者上是有“前科”的。5D Mark III的升級,主要體現(xiàn)在高感和對焦表現(xiàn)上。
肯定:Mark III感光度達到ISO 100-25600,并可擴展至ISO 50-102400。
否定:一起鼓掌肯定。
肯定:Mark III配備了與旗艦1DX相同的61點對焦系統(tǒng)。在使用大光圈鏡頭下,會有更高的精度。
否定:這僅僅是理論。除非用還沒上市的24-70 F2.8L II這樣的專業(yè)鏡頭,才能完全體會到這種升級的效果。
郭小天評:Mark III對焦偵測亮度下限和D800一樣達到-2EV,暗部的自動對焦還是很給力的。其對焦上限是18EV,而D800達到19EV。
D800 PK MARK III:換代PK
尼康、佳能這對兒“冤家”幾乎是前后腳丟出了2012年度的新款準專業(yè)級全畫幅單反相機。有趣的是,佳能5D Mark
III假想敵是上一代尼康D700,而尼康D800在定位上瞄的是佳能Mark
II。兩位“老師傅”卯足了勁準備給對方一下,結(jié)果都放了空拳;看來,掏錢給誰的決定權(quán)就落在了消費者手里。
1:攝像功能
5D MARK
III沒有D800的靈活迅速自動對焦功能,但它提供了多種壓縮方式和時間碼設置,真的當電影攝像機用,比尼康更方便,因為這個領域使用專業(yè)跟焦設備,倒是不需要相機有自動對焦功能了。問題是,你買的是相機還是攝像機。
2:對焦和分辨率
5D Mark
III的對焦表現(xiàn)優(yōu)于前作,但用做頂級新聞相機的備機,連拍速度不太給力(6張/秒);對像素要求較高的影樓用戶不會在意它優(yōu)秀的對焦表現(xiàn),卻會抱怨它(2200萬像素)遠不如D800,還貴了好幾千。更重要的是影樓用戶把它拿在手里,會覺得它能做的,5D
Mark II也都能做。
3:價格
盡管D800和5D
MARKIII在開發(fā)時都找錯了對手,但在價格定位上卻是不約而同。那么誰會買尼康D800?首先是風光攝影師;其次,商業(yè)用戶會也對這么便宜的3600萬像素數(shù)碼相機感興趣;如果你漫無目的的想以2萬左右的預算買一臺單反,那么D800在性價比方面也基本是不二選擇。相比起來,比上一代多花上萬塊錢買臺MARK
III,得到的不過是個"MARK 2+",想必懂行的攝影人得仔細拿捏一下。
郭小天評:盡管挑錯了PK對象,但尼康D800比起上一代無論從像素、感光度、處理器、對焦等方面還是完成了一次換代;而時隔3年,佳能的應對措施只是在新機上進行了小修小補,可能是太缺乏危機感了,沒有認識到時間過得有多快。
話說回來,無論是D800好還是5D MARK
III好,尼康和佳能永遠不可能通用的鏡頭才是攝影師選擇機身的關鍵。試想,為了換一個不同品牌的機身而必須重新購買一套不比機身便宜的鏡頭,或許這才是廠商們敢于推陳不出新的關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黑光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